头条焦点:普洱和白茶的非典型故事

来源 : 顶端新闻 时间:2023-05-21 11:01:12

#521国际茶日#

如果不是顶端新闻,还真不知道521是国际茶日。茶是中国的瑰宝,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。在宋代,老百姓有四大闲事——焚香、点茶、挂画、插花,在今天看来,这些都是“高雅之事”,而在千年以前的北宋,这却是普通老百姓的寻常生活,由此可见,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由来已久的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些年,年轻人喝茶的越来越多,茶也不再只出现馈赠节礼、商务社交的场合,年轻人会自己买茶,或者相互之间交流彼此喝的茶。无论是“东方树叶”这样的茶饮料,还是办公桌旁小茶台上的一壶香茗,它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茶带给生活的安静和松弛。

借顶端新闻的这次策划,和大家分享一些茶故事。

1、普洱

普洱的产地集中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澜沧江两岸,这里不仅拥有中国面积最多的古茶树山林,还广泛聚集着拥有高超制茶工艺的布朗族、拉祜族等原住居民。

不知道有没有统计,在河南,销量最大的可能是毛尖,而排第二的应该就是普洱了吧。这些年,普洱的价格越来越高,一方面和人们追求老茶有关,普洱存的越久越值钱,另一方面也和市场的炒作关系密切。

普洱的集中地在勐海县,2006年,普洱狂热期开始了班章古树茶备受推崇,那个时候,1公斤晒青毛茶的价格达到800-1600元。

普洱的制作工艺是一样的,新茶制作,都需要经过拼配,把不通产区、不同品种、不同级别的茶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,这有点像白酒的勾兑,经过反复试验,冲泡品尝,形成最稳定的口感。生产者不可能用一种单纯的茶叶来做普洱,只不过消费者不会了解这些。

普洱是怎么热起来的?之前问过很多人,都难说清。从喝山头,到喝年份,现在人们喝普洱喝出了各种花样,价格也已经炒出了天价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,千元一饼的价格已经算是“亲民”了,所以,选择一款好喝能喝的普洱,难度大大增加。

前些年,在朋友的劝说下,在他那里平价入手了一箱布朗孔雀普洱新茶,拉回老家放在一个平时基本上摸不到的地方,待几年之后再打开,或者有机缘巧合的时候卖掉也可以。所以有人说,囤茶最好的方式就是忘掉它。

以普通喝茶人的角度选择普洱,入口舒适是第一选择,喝下去口感舒适,而不是苦涩感很强烈,能让人心神安宁,而后是汤感饱满厚重,入喉的茶气香气,以及普洱特有的入喉回甘生津。

这些年,延伸出来的青柑普洱、陈皮普洱开始走俏,一些不喜欢普洱那种苦味,但又喜欢和小青柑或陈皮中和过的淡甜感的,会经常购入这些复合型茶。

有些人对这些茶嗤之以鼻,甚至对熟茶都嗤之以鼻,我想这是大可不必的。喝茶本是让自己轻松愉悦,为何还要有个鄙视链呢?

普洱界的大佬品牌龙润集团曾去美国考察星巴克,去英国学习立顿,目的就是想把一向炒得很高的普洱做成最大众的饮品,同时也把现代企业模式带进普洱行业。

就像人们都说喝普洱有利于健康,但究竟怎么健康,哪些能降血压,哪些能降血脂,如果这些都没有人知道,提起普洱都是曲高和寡,甚至附庸风雅,那有什么意义呢?说到底,茶还是让人喝的,不是让人供奉的。

2、白茶

相比于信阳毛尖、西湖龙井、普洱,白茶流行在河南人的茶台上的时间并不久,也就是这七八年的时间。但凭借着口感清甜,存放多年之后的老茶还有浓烈的枣香味,白茶迅速俘获了大众。

白茶的主产地是福建宁德市福鼎和政和,其中福鼎白茶的名气更大。白茶有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之说,用纯芽头制成的白毫银针,一芽一叶、两叶的是白牡丹,基本都是大叶子的是寿眉,处在白牡丹和寿眉之间的是贡眉。

白茶讲究后期的转化,和普洱一样,也是口感、价格随年份的增长而呈正相关。

白茶和其他茶相比,制作流程最简洁,不炒不揉,传统工艺靠日光凋萎和室内通风凋萎以达到干燥要求。和其他茶要经过杀青炒制或者发酵工艺不同,也正因为白茶制作工艺简单,它的风味也保持地最原始。

长时间的自然凋萎,让氨基酸的含量逐渐上升,而白茶特有的清甜爽口的品质,正是和它的氨基酸含量高密不可分。

白茶的茶汤较淡,尤其是新茶。这一特点,也让一些普洱爱好者将白茶排斥在自己的喜好之外。白茶只有存放久了,才能出现亮黄色的茶汤,闻起来还会有幽幽的花香,而七年以上的老白茶,会有明显的枣香。老白茶可泡可煮,甚至最好去煮,煮后的老白茶会透出明亮的红酒色。

如今,白茶的品牌化也逐渐发展起来,在天猫、抖音上,一些白茶头部品牌也开始了直播带货,希望打破以前只通过线下经销商的渠道模式,通过电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人。

如果你是淡口,喜欢清淡的茶香,白茶是好的选择,你可以每年存上一小批当年的新茶,存上几年再打开,亲自感受一下茶叶经过时光而发生的神奇化学反应。

3、信阳毛尖

我们对信阳毛尖太熟悉了,今天不再赘述,以后有机会再写。每年春茶季,信阳毛尖都会上一段时间热搜,想知道更多毛尖的故事,看顶端新闻吧。

X 关闭

  • 热门推荐

Copyright © 2002-2020 西南美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,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